• 作者:admin
  • 积分:82679
  • 等级:专家教授
  • 2014/9/24 15:22:00
  • 楼主(阅:855/回:0)果敢人物传略——杨振材

    杨振材19181971  系土司杨文炳次子。因其长兄杨振源少年早夭,所以他顺理成章,成为土司世袭继承人。杨振材幼年私塾启蒙,学习汉语12岁(1930)起,远离家乡,南下掸邦首府东枝,进入英殖民当局主办的贵族学校,接受英、掸、缅三种语文教育,直至高中毕业,故既通汉语,又通英语、掸语及缅语其中英语能力最佳,次为掸语、缅语、汉语。据载杨振材中高个头,体格修削。社会交际中,常着西装革履,取向东西文化兼溶。崇尚德政,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主张文明改良,移风易俗,推动社会进步被时人称为难能可贵的标准青年(参见《果敢》)。

    杨振材23岁(1941)时,学成归来,娶昆明籍鲁旋珍为妻,正式受封土司世袭接班人,习称印袭官。从此,开始参与襄理政务。次年(19425月,日军进占滚弄,他协助其父杨文炳,组建抗日自卫队,配合远征军抗击日本侵略。

    194310月,杨文泰兵变,杨振材随其父杨文炳,被迫退入中国。在此后近半年的杨文炳被冤囚过程中,杨振材及其弟杨振声、其叔杨文雄,奔走于楚雄、大理、昆明之间,向中英当局,申诉救援,直至杨文炳获释。次年(1944427日起,杨振材及杨振声、杨文雄等,先后随同杨文炳,乘英国皇家飞机,离开昆明,前往印度加尔各答,以及大吉岭、卡林蓬等地疗养。次年(1945815日,日本宣告投降。同年底,杨振材等随杨文炳重返果敢,重掌土司权利。此次磨难,前后历时18个月。杨振材也因此比较广泛地接触了中国及英国、印度的三教九流,加深了对东西方政治文化的理解,增强了政治运筹的才干,为此后主政果敢,奠定了基础。

    1945年底,杨文炳宣告退居二线,杨振材由印袭官,正式升任茅扎官,成为果敢历史上最后一任世袭土司,并展开了维新改革、重建果敢的计划,决心将果敢建设成一个文明法治、自给自足、繁荣富强的自治邦。考其施政大端,举凡如下:

    一、精兵减员,开创义务兵役制。即保留地方武装司令部建制,但其兵员由抗战期间的近千人,压缩至150人,并开始推行三年义务兵和新兵集训的制度。

    二、开设行政公署,改革行政司法体制。即将地方行政司法机关,从历史上土司居家的土司衙门中分离出来,在新城开设地方行政公署,进行独立行政司法。

    三、制定成文法律,使地方有法可依。任内出台了《果敢单行法律问答》,成为果敢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律。

    四、创办公路交通,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任内先后开通了滚弄至大水塘计56公里公路。其次,开辟新的地方首市新街。同时,恢复了大水塘等10处集市街场,活跃地方经济。

    五、倡导文化教育,改良社会风气。任内创办了官立小学,以此为示范,普及办学。至1956年,境内已拥有学校28所。同时,还组建了果敢青年团果敢农民福利会等社会团体,下令废除女子缠足的陋习,提倡男女平等;倡导搞好环境卫生,预防疾病流行;将逃亡户耕地,划归退役士兵耕作;筹措借贷基金,扶持实业开发;主修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弘扬民族光荣传统;还鼓励民众举揭发贪官污吏,当众罢免过某些贪脏枉法的土目头人等。

    杨振材执政第二年,即19472912日,他以果敢土司的名义,出席了由昂山将军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发起的丙弄会议,开始涉足联邦、省邦的政治事务,并正式提出了果敢要求脱离木邦节制、作为掸邦的一个自治邦及果敢公民身份的政治诉求。经多方谈判,最终在边境地区执行委员会上得以认可从此,果敢不再附属木邦土司,晋升为掸邦的一个独立自治邦;杨振材由小土司茅扎,晋升为大土司坐把,并依法获得了民族院即上议院议员的席位,随之又出任掸邦财政部长;但被迫放弃了对江西长箐山及勐洪的领辖权。                   1950年秋,他又被推举为缅甸联邦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美国纽约召开的第6届联合国大会,并对美国的经济与社会,进行了考察,此行历时4个月。据说此行给他留下最深的映象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钥匙(参见《杨家》)。回果后他曾组织动员了杨振徽等12名青年,赴仰光继续求学,乃至接受高等教育,并因此培养了首批果籍医生、工程师、地质学家及其他专业人员。(参见《杨家》)。

    1951年,为便于工作,杨振材举家迁居腊戍,国家、省邦果敢的务齐兼。195211月,杨振材奉联邦政府密令,返回果敢,筹组地方联防武装,以震慑并驱逐流入果敢作乱的国民党流亡武装,并于次年(19532月,封锁沿江渡口,同时通令凡国民党流亡武装分子,一律驱逐出境;自动缴械者,准其留居果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同年3月,流入果敢的国民党流亡武装组织被肃清,地方开始恢复安宁。(参见《果敢》)。

    1959年春,联邦看守政府通令掸邦33个土司年内交权,承诺将以各土司地区财政岁入的15倍款额,向各位土司作出赔偿。按当时果敢财政岁入银洋约16万盾计,杨振材可得到一次性赔偿银洋约240万盾,即可变成百万富翁,安享晚年。但杨振材表示:决不接受联邦政府的赔偿,亦不将地方政权交给政府,而要交给果敢人民。此言既出,受到果敢人民的广泛拥护,但却惹脑了腊戍军方,扬言如不交权,即派兵进驻。局势开始陷入紧张。后来看守政府总理奈温,亲至眉苗,召见杨振材及一批果敢知名人士,听取果敢关于地方民族自治的诉求,并承诺:果敢可以维持自治。同意成立一个果敢议事会,行使行政、警察、司法、教育等自治权利。因此,杨振材勉强辞去坐把之职,退居腊戍。同年5月,联邦当局在东枝举行掸邦各土司交权仪式,但杨振材并未出席,也从未接受过政府的分文赔偿。同年6月,果敢议事会开始在炸地林挂牌办公,主席杨启智,副主席杨文瑞、彭积广。同时,成立五区联防队,并根据联邦当局的安排,由杨金秀出任总督导。次年(1960)春节,应果敢各界之邀,杨振材曾返回果敢省亲,在新街受到3万多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成为对他的人格和政绩的肯定性注释。后来历史表明,杨振材所交出的行政权,既不是议事会接掌,也不是果敢人民自治,而是被其妹杨金秀所独尊,果敢由此进入了后土司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参见《杨家》、《果敢》)。杨振材后来回顾说:土司制度废除,虽为大势所趋,实则未防患于未然。本人交权以后,未能使人民确立自治政府;主政者从事聚敛,致使局势演变至不可收拾,实愧对祖宗及人民;抚今追昔,能不悔乎

    196310月,联邦政府拘捕了安全监督杨金秀,株连退居腊戍的杨振材,他在未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捕入狱。次年(19646月,又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释放。此后,他接待了许多因动乱而流亡南下的果敢难民,尽可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往往陷于苦涩难言的煎熬之中(参见《杨家》)。

    1971年秋,杨振材因患血癌,医治无效,在腊戍辞世,终年54岁。杨振材及夫人鲁璇珍,育有26女,皆受过高等教育,事业各有所成。其中女儿杨丽,定居澳大利亚悉尼,已用英文写成《杨·一个未知边境的守护者》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和客观辩证地评述了杨氏家庭的源流及兴衰,并在内封屏页题句:为了纪念我的父亲果敢土司杨振材和奉献给我的母亲土司太太鲁璇珍。同时,摘录了一句成语:一个忘记自己祖先的人,就像一条没有源头的小溪,一棵没有根的树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发表言论。